3. 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就能超凡脱俗

词典并不难。但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却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我有一个经典的例句可以说明问题,是托福考试阅读部分中曾经出现过的一句话:

It was attempting to suggest that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had been no previous effective treatments might be responsive to vitamin therapies.

事实上,ETS 从来不自己创作文章,这句话是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杂志 1998 年第 3 期,Orthomolecular therapy: Its history and applicability to psychiatric disorders中的一段话。设计 SAT 考试的 Colledge Board 也是如此,SAT 考试中的阅读文章几乎篇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原文。

也许读者会去词典里查 “attempting”、“responsive”、或者 “therapy” 是什么意思,但我见过的学生中几乎就没有人去查 “condition” 在这句话里究竟应该是什么意思。他们之所以没有想到去查 “condition”,是因为他们 “认识” 这个词,“condition:n. 条件、情况”。然而,就算除了 “condition” 之外的所有词汇都认识、并且每一个词在当前句子中的确切含义都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这句话如此理解难道就不觉得别扭么?

“and” 究竟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用,没有人不知道吧?“and” 前后的往往应该属于同一范畴 —— 这是基本的逻辑。现在 “and” 前面是 “disease”,这个单词的含义是 “疾病”,那么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究竟应该是 “每一种疾病和条件”?还是 “每一种疾病和情况”?——其实无论哪一个都说不过去啊。只要在这里稍作一下思考,就会产生疑问,而后打开词典查 “condition” 原本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查查词典就知道了,“condition” 这个单词作为名词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字典里说的是 “(口语)病”。在查查同义词词典就知道了,“disease” 是用来表达 “疾病” 最常用的词;而 “condition” 之所以经常在口语里使用,是因为 “condition” 通常指那些平日里常得也因此常常被提及的并不太严重的疾病。“She had a condition this morning. ” 相当于在说 “她今早上有点难受。” 所以,“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相当于说 “不管大病小病”。

还有个特别经典的例子是在中文互联网上能搜索出几千个搜索结果的译文:“烙牛肉饼并不损害你的尊严”。这句话的原文是:“Flipping burgers is not beneath your dignity. Your grandparents had a different word for burger flipping; they called it opportunity.” 我很不理解这句话的译者以及转载这篇文章的几千个人,难道他们看不出这句话这样理解狗屁不通么?事实上,很多人真的如此,他们只顾输入不顾处理,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全然没有处理 —— 他们阅读(甚至读不全)却不去尝试着理解,所以就没理解,于是甚至不知道自己并没有理解。

查查词典就知道了,“flip burgers” 是个短语,意思是 “to do work that does not pay well, esp. at a cheap restaurant. Instead of playing baseball, the boys might be flipping burgers and earning a little cash.”。于是,那句话应该这样理解(或翻译):“所做的工作薪水低一点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这样的工作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望文生义是最大的阅读理解障碍,甚至可以算作是一种总有一天会变成 “disease” 的 “condition”。望文生义的根源第一个是懒,第二个是自以为是,第三个是既懒又自以为是而产生、又恰恰因为既懒又自以为是而难以克服的自我局限。

类似的例子特别多。“journeyman” 这个单词,在中文世界里就被无数次望文生义。好多年前,有个著名的角色扮演游戏,叫做 “Journeyman”,被翻译成 “游侠”。Eric Clapton(就是唱 “tears in heaven” 那哥们)的专辑《Journeyman》曾被国内唱片公司翻译成 “跋涉者” —— 因为译者以为 “journeyman” 是 “走路的人”,又因为那两年 Eric Clapton 的经历坎坷,所以,译者很有文采地采用了 “跋涉” 而不是 “旅行”。其实,“journeyman” 的意思是 “学徒期满的职工, 熟练工人”。有一个 20 世纪福克斯拍摄的剧集 “Journeyman (2007)” 被译作 “时间旅者” 勉强凑合,因为故事是讲时间旅行的,但是也不太算太恰当 —— 因为其实那剧集的名字是个双关,“journeyman” 的另外一个意思是 “熟手:有经历、有能力但很普通的工人”,暗指主人公很有能力。

2008 年还有个互联网上传看得比较多的一个片子叫叫《Man from Earth (2007)》,被中译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也是不查词典带来的结果。“Earth” 要是表示 “地球” 的意思,前面应该有一个定冠词 “the” 才对,所以,这里的 “earth” 肯定不是指 “地球”,那是什么呢?查查词典就知道,“earth” 还有一个意思是 “洞、穴”。根据剧情来看,“Man from Earth” 大致应该等同于 “Cave Man”。至于应该翻译成什么,无所谓,反正,不应该是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在其他领域里,生活也好、学习也罢,想要超凡脱俗真的不是很容易。然而在学英语这件事上,只要肯拿起词典,而后在偶尔的情况下动动脑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可以做到 “超凡脱俗” —— 唉,到哪里再找这样的好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