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知道做到之间的距离

知道是一回事儿,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儿。知道与做到之间总是有一个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距离。

回想一下自己在小学学习写字的情况就知道了,总是有这样的字存在 —— 它们总是被你天然写错。比如,武侯的 “侯”,会被你自然而然地写成气候的 “候”,那一小竖就是会被你不由自主地加上去,即便是你在被纠正若干次之后也依然如此…… 直到很久之后,直到很多次纠正错误之后,你才能做到 “永不出错”。

即便是很简单的知识,也经常如此难搞,需要很长时间才不出错;那么,那些相对复杂一点的知识呢?当然更是如此。

逻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是我个人的逻辑启蒙书籍 —— 现在已经是第 9 版了。某个阴天的上午,我冲进图书馆,搜索 Thinking ,在众多结果中发现了一个我前所未知的搭配,Critical Thinking ,而后我选了一本再版次数最多的,就是这一本 —— 因为这本书当时已经是第 3 版。为什么要冲进图书馆搜索 Thinking 呢?因为在那前一天我非常痛苦,有两个人在相互激烈争论,结果我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觉得两个人说的都对!首先这不可能,其次这说明我完全不会思考 —— 起码,我思考的方法有问题。而那时候我已经差不多 25 岁。

尽管在本科毕业之前,已经在各处学习过一些逻辑,尽管自己长期以来误以为自己是逻辑足够严谨的人,可是,依然在多年之后发现自己与一无所知的差别很小很小。因为诉求非常清楚,读书的过程欢乐多于痛苦。全书读完,觉得自己已经焕然一新!可那只不过是错觉,因为没有多久我就发现,自己还是那么经常地掉进各种已知逻辑陷阱 —— 也难怪,几乎每一个常见的逻辑陷阱都有无数的变体。于是,自然而然地,这本书成了我这一生中重复阅读次数最多的书籍。然而,镜像效应总是无所不在,这样的一本我反复阅读次数最多,且对我人生影响巨大的书籍,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竟然是垃圾 ……

反复读了很多遍这本书就可以了吗?并没有。几年后,我到新东方教书,有一段时间教 GMAT 的作文和逻辑部分。那期间的感受就是,“亏得几年前对自己有过相对苛刻的逻辑训练” —— 可是依然吃力。GMAT 的考题的问法常常是这样的:

以下 ABCDE 五个选项之中的哪一个如果是对的,那么作者的观点会遭到严重削弱?

现在回头看,我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两段自我教育经历,一次发生在反复阅读 Beyond Feelings 的过程当中,另外一次发生在于新东方教授作文与逻辑的过程当中 —— 而这期间的长期自我逻辑训练,对自己其后通过长期获得财富有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

之前我们提到过:

科学家们已经分门别类地甄别了超过 137 个普遍的心理偏差(至 2019 年),相信以后还会发现更多……

我在践行群的在线课堂上长期反复给小伙伴们讲这些心理偏差形成的原因,产生的效果,避免它们的可行建议,以及最近刚刚发生的有关的案例,等等等等。可是,会马上生效吗?不会。几乎所有人都一样 —— 至少我就是如此 —— 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在明明早已经知道的情况下,还是再一次掉进了同样的陷阱……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那么长,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隐秘的原因:

之前决策的时候,必然缺乏的是之后的丰富经验。

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前置引用 (或称过早引用,Forward Reference),它通常会引发编译器报错,因为按照编程的规矩,任何变量都需要在声明之后才能引用。可是,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前置引用无所不在。“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就是最佳的例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许是另外一个最为普遍的 “等人们发现镜像效应的时候已经太晚” 的例子。事后来看,无论是谁都能理解,可在那么小的时候,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无法体会知识的真实重要程度,于是,他们的决策基于 “缺乏见多识广的独立思考”,或者也可以称为 “坐井观天的独立思考”。等到很长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才有机会做基于更多的见识的独立思考 —— 你可能注意到了,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能独立思考的,只不过见识不同 —— 这时候他们会发现或者起码部分体会知识的真实重要程度,于是,他们都后悔了,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人生之中,所有真正重要的活动都属于这种:

“无论如何都要开始做、同时也只能边做边学”。

比如,恋爱、结婚、做父母,再比如出生。做好这些事情,用学校里的方法论就是不够用的 —— 学校里的知识没有前置引用,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学会了这个,再学会基于这个的那个,学完这些之后再学基于这个和那个的另外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学校里的生活总是被称之为无怨无悔,然而,真实生活却处处存在遗憾的原因,因为走着走着你就 “发现”,之前的决策是错误的…… 因为走着走着,你就 “发现” 了新的、通常也是更好的决策依据。

投资更是如此 —— 那些之前已经作出的决策不可能基于后来更好的决策依据,所以,不仅仅是悔之晚矣,更惨烈的常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是定投策略的一个隐秘的好处:

它为采用者提供了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观察、实践、以及修正 —— 至少两个大周期的时间,足够任何人走完知道与做到之间那长长的距离……

由于定投策略采用者只有一招一式,反正就是买买买,其它的动作都没必要,所以,在开始之后的很长很长时间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增长自己在这个领域里的各种见识 —— 主要通过观察他人犯错误 —— 于是,他们最有可能真正走完从知道到做到之间那别人根本无法走完的距离。等到两个大周期过后,见识已经足够了,这时再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有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决策依据,无悔。

投资领域里,尤其是对长期持有者来说,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

越是早期的错误所造成的长期代价越高 —— 因为在长期之后,那些代价会被无限放大……

并且,早期的错误持续的越久,长期之后的代价就越不可想象。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近似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

98% ^30^ ≈ 54.55%

定投策略采用者的幸福之处在于,他们一上来就做对了,并且在接下来的两个大周期之内,只要照做,那就等同于绝对不会做错…… 在不出错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在做的事情只有两个:首先是持续增强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反复接受投资教育,耐心走完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距离……

下一节:金融领域是认知变现的最佳场所,可与此同时,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领域像金融领域那样,毫不留情地严厉惩罚缺乏正确独立思考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