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维力不足的三大痛点

你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是否碰到过下面三种情况:遇到事儿想不明白、与人谈话或写文章时说不清楚、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时掌握得慢?(请将视线离开书本60秒,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这些你不忍直面的场面。)如果一时没有想到,没关系,你可以跟着我一起走进下面的场景,看是否似曾相识。

分析时想不明白

场景1——张小满的“大” 事干砸了

张小满(化名)离开学校进入公司也有半年了,领导尽给他安排端茶、倒水、打印的“小”事儿。张小满十分郁闷,天天盼着领导给自己安排“大”事儿,也不枉16年的寒窗苦读。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终于领导通知要布置“大”任务了,张小满兴奋地走进了领导办公室。

领导正在打电话,看起来很忙。看到张小满来了,领导用手掌盖住话筒,转过身对张小满说:“小满,公司缺一个书柜,你去采购下。你有什么问题吗?”看到领导这么忙,张小满连忙点头答应说:“好的,没问题。”转身离开领导办公室,着手准备去采购书柜时,张小满傻眼了!应该买个什么材质的书柜?多宽、多高、多少层呢?什么时候要呢?多少钱?可以网上采购,还是只能去家具城买?这些细节问题当时都没想起来跟领导沟通啊!领导那么忙,现在再过去问又怕领导质疑这点事都办不好,以后怎么做更“大”的事。小满纠结了!

上面的场景你似曾相识吗?你是不是也陷入过类似的困境,在接收客户、领导或老师的任务时,没能第一时间全面考虑任务的原因、背景、内容、地点、时限要求、团队人员,以及任务的预算?

场景2——刘大能换工作的烦恼

刘大能(化名)最近很纠结。他毕业五年以来,一直在一家省级国企工作,现在是公司旗下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总监。虽然待遇和福利不错,工作也很轻松,但他总觉得工作干得很没劲,因此想换个工作。

刘大能的文笔不错,对市场策划感兴趣。他面试了几家互联网公司的内容运营,没想到真有一家业内口碑不错的互联网公司给他Offer。这家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文案策划,待遇比目前的国企低20%左右。但是公司的发展前景很好,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而且还是知名机构领投的,因此未来的收入回报可能会很高。

想要的工作机会来了,刘大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现在国企的工作虽然没有自己想要的激情,但是稳定,而且自己也挺受重视;互联网公司提供的Offer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是收入少了,而且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怎么办呢?刘大能彻底纠结了!

刚刚的场景有唤起你类似的记忆吗?面对看似两难的问题时,你是像刘大能一样地纠结,还是能够找出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模型,迅速做出决定?

场景3——李老板的利润率之痛

李春风(化名)是一家手机生产企业的老板。李春风的老爹给他起这个名字时,希望他一生都能春风得意。李春风也争气,刚过而立之年就创办了这家手机企业,年营收过亿。

不过这段日子,李春风一点都春风得意不起来了,因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手机价格越卖越低,但是公司的成本却越来越高。昨天财务给李老板发了上个月最新的财报,毛利润率竟然只有0.8%,缴了税后就是彻底的亏损。这样下去,公司还怎么持续经营?

李老板想过大批量采购以降低原料价格,但转念一想这个风险也很高:电子原料一月一个价,而且技术革新又快,万一压在手里,那公司的现金流就断了。李老板也想过从员工的工资入手降低部分成本,但这个想法在经营会议上一被提出就遭到了所有高层经理人员的反对。每个经理都跟李老板大倒苦水:“老板,人不好招,更不好带啊。我们员工的工资水平在行业里已经算中等偏下,再降怕没人愿意干了。”

既然成本降不下来,李老板想如果能提高价格也行,iPhone不就卖得挺贵,我们也可以通过研发新产品来提高售价嘛。当李老板还沉浸在成为“李布斯”的梦里时,研发总监提交的6 000万元研发经费的报告瞬间将李老板吓醒了,而且研发总监还在报告里特别强调6 000万元也不能保证研发成功。万一不成功,6 000万元不就打水漂了?这可比杠杆炒股的风险还高啊!李老板头疼了,乍一想,能入手的地方好似很多,但仔细想想又都不一定可行。真是一团乱麻,不晓得怎么办才好。

不知道李老板的痛苦有没有激起你的同感。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复杂、棘手的事?看似可以着手处理的地方很多,但其实又都难以执行,结果就是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入手,最后只能畏难退缩,一直拖到“判决书”来临后听天由命。

表达时说不清楚

场景1——谭小明的电梯太“慢” 了

谭小明(化名)大学毕业后到人生的第一家公司,每天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天晚上加班,谭小明下了班走进电梯,遇到了公司的董事长。董事长关切地问:“加班到这么晚,很辛苦啊。最近在忙什么?”谭小明连忙应答:“是啊,很忙的。”但紧接着谭小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感觉事情很多,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电梯里出奇地安静,虽然只有10楼,这次电梯运行的时间却如此漫长。“叮”,电梯门终于开了。“再见。”董事长说完就出了电梯。“再见。”谭小明应答道。谭小明十分沮丧,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展现自己的机会,自己竟然什么都说不出来。

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偶遇一个可以提拔自己的领导,或是在一个需要自己即兴说几句话的关键场合,全场的焦点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你脑中却一片空白,无话可说。

场景2——谭小明的电梯太“快” 了

这次还是谭小明(化名)。经过上次不堪回首的经历,谭小明作了充分的准备,就等待与董事长不期而遇。时光飞逝,谭小明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工作,已经快忘记了上次的电梯尴尬之旅。

又是一个加班的晚上,谭小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电梯口。“叮”,电梯门开了,是董事长,谭小明立刻兴奋了,准备一雪前耻。“最近在忙什么啊?”董事长问道。“最近做了……”谭小明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但一个项目的背景还没有介绍完,电梯就到了,这次10楼的电梯之旅怎么这么短!“再见。”董事长出了电梯。但谭小明还有千言万语没来得及说,只介绍了一个项目背景,还没介绍自己的辛勤成果呢。

你对谭小明的这次表现满意吗?这种感觉你熟悉吗?给你有限的时间,你怎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表达得言简意赅?

场景3——文滔滔的面试

文滔滔(化名)在参加一个面试。

“先作个自我介绍吧。”HR说道。“好的,我很喜欢打篮球……我也很喜欢下棋……”文滔滔口若悬河。“你想找什么工作?能说说之前的工作经历吗?”HR引导道。“我两年前在B公司工作……我刚毕业的时候在A公司工作……我上家公司是C公司……哦,对了,我三年前还在D公司工作过……”HR努力想跟上文滔滔的思路,但感觉像在坐时光航天飞机,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面试结束后,文滔滔感觉自己很健谈,却没有接到这家公司HR的通知。

如果你是HR,你会录用文滔滔吗?是文滔滔太健谈了吗?你有没有过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长篇大论之后,别人却听得懵懵懂懂?问题出在哪里?

学习时学不快速

场景1——项勤奋的白用功

项勤奋(化名)是个用功的孩子,天天挑灯夜战,但是考试在班上排名总是不理想。每次考试前,老师问项勤奋复习得怎么样了,项勤奋不知道如何回答。看了好几遍书,也做了很多题,可是到了考试,项勤奋总感觉很多题目是新的。只是几百页的书,项勤奋感觉其中的内容却是无穷无尽,考试的时候只能碰运气。有的同学平时也不比自己用功,考试分数却比自己高很多,哎!

不知道你的成绩怎么样,项勤奋的这种无奈你感同身受吗?如果上文的场景你也经常遇到,是你比别人笨,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场景2——魏专家在“大数据” 平台下的经验清零

魏曦宇(化名)在一家合资汽车厂干了20年,从一名普通的产线工人做起,逐步担任班组长、生管经理、车间主任,现在是售后维修处的高工。因为工作时间长,熟悉公司各种车型的情况,汽车驾驶、维修中的种种疑难杂症在老魏这儿几乎都可迎刃而解。老魏因此在公司一直被同事尊称为“魏专家”,老魏自己也挺得意于这个非正式称呼。

不过老魏最近很烦心,因为公司最近引进了一套“车辆维修智能诊断平台”。公司所有车型过往几十年的维修记录都被整合进了这个平台,现在一碰到维修问题,大家在手持终端上点一下,基本就能定位到问题。而且,“车联网”兴起后,公司所有车型加载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虽然自己也想去学习了解,但是怎么学都学不过刚来公司的年轻人。

老魏觉得自己落伍了,原先汽车驾驶、维修的经验优势似乎一夜之间就被清零了。现在同事再称呼自己“魏专家”时,老魏很心虚,总感觉别人其实心底里叫的是“伪专家”。

“大数据”平台下,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智能分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如果不能快速学习,你原先的经验值还能支撑你多久?“人形百科全书”必然会被“机器百科全书”替代,你也想跟老魏一样,20年的经验被一夜清零吗?

场景3——何三木的“专业不对口”

何三木(化名)在一家传统的物流企业做企划,熬了10年按部就班升职成了高级经理。收入不高也不低,工作压力也不大——就是时不时要写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作为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又有10年的行业经验,何三木完全能应付。

何三木本想就这么在公司混下去,没想到之前鲜少人问津的物流行业突然成了香饽饽,大量资本蜂拥入了各式物流企业,上市、兼并、电商、孵化创新、“互联网+物流”等扑面而来,何三木感觉一下子就变天了:电商平台京东怎么成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对手?EMS怎么在卖樱桃?顺丰怎么还有金融产品?

何三木所在的物流企业也有资本投资,“互联网+”和“跨界”成了公司每个人口头上的最频繁的词语,企划部忙得团团转。这不,老板给何三木一周时间写一份农副产品行业的分析报告。何三木很郁闷,自己的专业是物流管理,怎么会懂农业呢?专业不对口啊。他赶紧找亲戚和朋友寻求支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正好研究这方面的朋友,终于赶在最后期限前拿到了报告,交给了老板。可没多久,老板又要一份快消品行业的分析报告。何三木无语了,自己人脉广泛,但也不至于所有专业的朋友都有啊!

何三木面临的场景你碰到过吗?是老板在刁难吗?如果是你,你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熟悉一个陌生的领域?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各种跨界正在发生着,专业、行业的边界迅速消融,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成了每个企业追逐的新焦点。不能快速学习、不具备快速迁移到新领域能力的人很可能被时代淘汰。

小结

以上的典型场景,有些你可能碰到过,有些可能没碰到过,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能通过这三类九种典型场景意识到思维力不足的危害: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学不快速。要重视对思维力的锻炼,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当道的当今社会,优秀的思维力更是现代人避免被时代抛弃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