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什么是假设思考

假设思考与一般推论法的异同

假设你和一个可爱的宝宝独处,这个宝宝只有3个月大,还不会说话,你的任务是陪伴他一个下午。开始你和他玩得很开心,宝宝手舞足蹈,你颇有成就感。不知什么原因,宝宝突然开始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办?

也许你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爸妈了,哄孩子是家常便饭,不足挂齿。但是想想当初初为人母(父)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或者你可能会说我还是个孩子呢。那看到弟弟妹妹哭个不停,你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打电话求助“场外观众”,这不失为一种办法。有没有你自己独立解决的办法呢?(不妨放下书本,思考30秒。)

你可能会说我会检查一下尿不湿,看宝宝是不是尿湿了,不舒服。你可能会说我去泡奶粉,喂宝宝喝奶,看看他是不是饿了。你可能会说我要回忆一下之前一起玩的时候做过什么,看是不是不小心弄疼他了。你可能还有其他很多答案。无论哪一个答案,你不妨想想一下你对自己的这个解决办法有百分百的自信吗,是不是实施了这个办法后宝宝一定不哭了?你也许会说这哪能百分百,如果觉得是尿湿了,我就检查一下尿不湿;检查了没有湿,不是这个原因,我再喂他奶粉;如果喂他喝奶时,他舌头往外吐不喝奶,我再想其他办法。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哈哈,恭喜你!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用假设思考法了。

我们再切换一个场景。假设你和一个8岁的孩子在一起,8岁的孩子自然已经伶牙俐齿了,你的任务同样是陪伴他一个下午。同样的情况,开始你和他玩得很开心,孩子手舞足蹈,你自己颇有成就感。不知什么原因,孩子突然开始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办?

你应该会说我直接问孩子哪里不舒服不就行了。这可是会说话的大孩子,可以信息收集全了再处理。这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般推论法。

一般推论法从问题发生的源头寻求解答,先收集与分析资料,再以归纳法逐步求解,这是一套标准的问题分析与诊断流程。

假设思考法先缺省一个或几个可能性最高的结论,再以资料与实验加以验证,逐步修正。

简单来说,一般推论法和假设思考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方向性问题。

  • 一般推论法是从问题到结论,从问题出发,顺向推导,一步到位。
  • 假设思考法是从结论到问题,从结论出发,假设验证,逐步到位。

两者的区别如图2.6.2所示。

图2.6.2 假设思考法与一般推论法的不同图2.6.2 假设思考法与一般推论法的不同

假设思考法其实并非西方咨询公司的专利,中国古代早已有之。1919年,胡适在北京少年中国学会做《少年中国之精神》的演讲时,也提到过相关的概念。

胡适说:“科学家最重‘假设’,观察事物之后,自说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所以要博学,正是因为博学方才可以有许多假设,学问只是供给我们种种假设的来源。”——这句话说出了假设思考的根源。

胡适还说:“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有时候,证实是很容易的;有时候,必须用‘试验’方才可以证实。证实了的假设,方可说是‘真’的,方才可用。一切古人今人的主张、东哲西哲的学说,若不曾经过这一层证实的功夫,只可作为待证的假设,不配认作真理。”

胡适因此呼吁:“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

假设思考适用的情况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一般推论法,在什么情况下用假设思考法呢?

孩子哭的例子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他会说话的时候,你用一般推论法;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你用假设思考法。简而言之,就是时间充裕、信息搜集充分,你就用一般推论法;反之,若时间不足、资料不全,你就用假设思考法。

不知道你会不会下棋,下面我会和你聊两种棋——国际象棋和围棋。可能你会说“我不会下棋啊”,没关系,我们只聊棋盘的大小。国际象棋是8×8,共64个格子;围棋是19×19,共361个格子。

在国际象棋领域,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碾压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在围棋领域,直到2016年,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的AlphaGo才战胜了李世石。中间时隔20年,为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很明显吗,围棋棋盘大,变化多,20年前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足,现在今非昔比了。

的确,20年过去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当然不容小觑。AlphaGo比“深蓝”厉害了多少倍?有人算了一下,大概2.5万倍。但这里我们不能忘了围棋361个格子到底有多少种变化,有人说围棋的变化多过宇宙的原子的数量。2.5万倍和宇宙的原子数量比起来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那是什么让AlphaGo有了质变?归根结底,AlphaGo最与众不同的并不是它的计算性能有了多么惊人的提升,而是它开始以人类的方式思考。AlphaGo用的就是我们人类的假设思考!试想如果AlphaGo执念于一般推论法,在宇宙原子数量级的变化面前,即使它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是不堪一击的,况且下棋有时间限制。

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何尝用的不是假设思考。你可能会觉得信息不收集到自己无法处理,就不够多,总觉得信息收集全了,对世界更有控制力。信息收集得全吗?我们看一看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射手假说”。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个靶子上的二维智能生物,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这个靶子,瞬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渺小了很多。即使有人被冠以“科学家”的称号,他们也只是这个靶子上的一个生物,认知有限。在信息的洪流中,科学家的做事方式是弱水三千只取一,发现了缺口,就先假设有一个洞。宇宙中只有一个洞吗?不知道。后来科学家发现还有其他的洞,数量不止一个。洞与洞之间有什么规律吗?距离是多远呢?科学家们又不断地假设,再验证,最后得出了“十厘米”。这就是人类科学的大致发展过程,虽然有些无奈,所谓的科学都是一个一个假设,都是暂时性的,你永远无法将它证明,但可以轻易证伪,当你在靶子上发现了一个11厘米的洞时,就可以推翻之前的铁律。

看了“射手假说”,你应该不会执着全盘掌控信息了吧。有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就开始作合理假设吧。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社会节奏的越来越快、商业环境变幻莫测、技术发展越来越无法预知,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决策所面对的时间限制、数据限制的情况下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假设思考的应用场合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