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的关系

人类自从进化为“人”以来就一直在思考,思维力是人类领先于其他生物并最终成为地球主宰的决定性力量。思维一直都是人类的研究热点,从最早的逻辑学到谷歌击败李世石的AlphaGo,这些都是对人类思维的总结和深入挖掘。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关于思维的统一理论,各种与思维相关的名词层出不穷,给众多学习者带来不少困惑,甚至有人被引入“歧途”。

为了避免你理解中的困扰,我将各类刊物、培训中最常被提及的思维做了梳理归类,并分析了它们与系统思维的关系,以帮你真正掌握系统思维,提升思维力。

系统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关系

发散思维,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系统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包含的关系,而非对立或交叉的关系。发散思维是系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没有现成的反映事物系统的框架而需要全新构建框架时,就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充分、广泛地思考,以找到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再通过筛选和归纳分组构建一个新的框架,用于后续的思考和表达。

或者虽然有现成的框架,但不太合适需要改善时,也需要通过发散思考跳出已有框架,寻找其他新颖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得到更合适的框架,用于后续的思考和表达。

系统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关系

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它的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归纳和演绎是收敛思维最核心的思考方式。归纳是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规则,如男人、女人可以归纳为“人”。演绎则是从普遍性规则推导出个别性规则。例如,既然鸟都会飞,喜鹊是一种鸟,那么喜鹊会飞。

收敛思维是系统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运用系统思维思考和表达时,在构建框架时,无论采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发散思维也好,水平思维也罢,最终都要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将所有思考内容组织成一个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或有效地表达。因为只有透过框架,才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思考对象的本质;只有通过框架,才可以更清晰地、更简单地将要点传达给别人。

系统思维与水平思维的关系

根据《牛津英文大辞典》,水平思维是“以非正统的方式或者非逻辑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水平思维最简单的描述是:“你不能通过把同一个洞越挖越深,实现在不同的地方挖出不同的洞的愿望。”这里强调的是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方法和不同路径。

水平思维是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的,他同时也是知名思考工具“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的创建者。爱德华·德·波诺是一位天才,15岁上大学,21岁获得医生资格证,次年作为罗兹奖学金获得者进入牛津大学。他有4个学位,3个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并且,哈佛大学和伦敦大学(圣托玛斯医院)都向他提供了职位。

水平思维同样也是系统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平思维所强调的天马行空的思考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框架,是一种弱联系,是对收敛思维强联系的有力补充。

例如,“六顶思考帽”提出的白帽(象征着信息、事实和数据)、红帽(象征着感觉、情绪和直觉)、黑帽(象征着谨慎、批评以及对风险的评估)、黄帽(象征着价值或者利益)、绿帽(用以指导创造力的努力,象征着创意与变革)、蓝帽(掌握思维过程本身,象征着成果与控制),就是一种多维度全面思考的框架。它也是系统思维在全新创建框架时所采用的重要工具之一。

再比如,水平思维中最重要的思考方法——逆向思考,就是一种站在事物的对面去思考的方法,这也是系统思维在改善框架时的常用方法之一。

系统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的关系

结构化思维,又称结构思考。它最早由全球顶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不过,结构化思维虽然是由麦肯锡最早提出的,但麦肯锡提及结构化思维的背景是为了服务“以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咨询顾问工作方法(本书第六章介绍的“假设思考”就是对这一工作方法的系统性总结),因此,结构化思维的内涵和外延一直未能清晰化。

这个特殊情况与麦肯锡的主营业务有关,管理咨询工作要求顾问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资源下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分析结果或解决方案。为了满足这个近乎不可能的要求,管理咨询公司除了大力提升顾问资质、要求顾问拼命加班,还开发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工作方法:在工作开始就提出分析结果或解决方案的假设,再聚焦以上假设并用事实来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花很少的时间或资源就解决了问题;如果验证不通过,则继续验证下一条假设,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如果你没从事过管理咨询工作,可能不太能理解这种工作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从一副刚买的扑克牌里抽了三张牌,请你猜这三张牌是什么,前提是允许你翻查剩下的牌。传统的工作思路是一张张地检查剩下的51张牌,然后一步到位地得出我手上的牌。但如果我加上一个限制,要求你在5秒内说出我手上的牌,这时你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一张张地翻查剩下的牌。这就是顾问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时面对的真实情况: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穷尽分析。此刻你最可行的方法就是直接猜我手上的牌是什么,比如你可以假设我手上的牌是“红桃3、梅花7、方块K”,如果我手上正好是这三张牌,那你2秒内就解决了问题。如果不对呢?你就假设另一组牌,再猜一次,如果猜对了就在4秒内解决了问题。这就是“以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的工作方法。聪明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种工作方法的最关键之处——如何提高假设的准确性。换句话说,你在假设我手上牌的时候不能天马行空地乱猜,必须先框定范围:一是能提高首次猜中的准确率;二是每猜错一次都能大大提高下一次猜中的概率。麦肯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结构化思维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顾问在提出假设前,掌握框定范围(构建框架)的方法。因此麦肯锡提出的“结构化思维”的内涵和外延都很狭隘。

  • 麦肯锡结构化思维的内涵(定义):分析问题的框架。
  • 麦肯锡结构化思维的外延(应用范围):框定假设的范围。

正是因为麦肯锡提出结构化思维的背景的特殊性,虽然市面上有各种关于结构化思维或结构思考的培训或书籍,但其定义非常混乱:有人错将“以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的工作方法称为结构化思维,有人硬将“金字塔原理”的写作方法称为结构化思维。这些都未能深刻领悟到结构化思维的精髓其实就是“框架”。

因为结构化思维定义的乱象,本书为了避免你思维学习时的困扰,不再引用“结构化思维”一词,但麦肯锡结构化思维的精髓——“框架”——已被融入本书的系统思维中,并且系统思维突破了麦肯锡仅仅将“框架”用于为提出假设框定范围的局限,将其全面应用在思考、表达和学习中。(本书重点传授系统思维在思考、表达上的应用,学习上的应用请期待我们的下一本书《学习力:高效的系统学习法》。)

回到扑克牌的例子,麦肯锡的结构化思维是如何帮助顾问框定我手上牌的范围,实现“以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的工作方法的呢?

首先你要注意到,这三张牌是我从一副新买的牌中抽取的,假设这副牌是如表1.2.1所示的顺序排列的。

表1.2.1 新牌的排列顺序表1.2.1 新牌的排列顺序

然后,你要留意我抽三张牌的位置,大致判断我抽牌的区间。例如,你现在大致判断我抽三张牌的区间分别是4~5、30~35、46~50,那么你就可以先构建如图2.2.4所示的框架,框定假设的范围。

图2.2.4 所抽牌的范围框定图2.2.4 所抽牌的范围框定

最后,因为只有5秒钟,你应该迅速摊开所有的牌,留意以上三个区间中哪些牌缺了。经过上一步的范围框定后,需要查看的牌的区间已经很窄了,你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判断缺少哪三张牌。

摊开牌,1~2秒;验证是红桃4还是红桃5,0.5秒;验证梅花4~梅花8,1秒;验证黑桃7~黑桃J,1秒。在3.5~4.5秒内,你就能判断出我手上的牌。以上就是麦肯锡结构化思维通过“框架”框定假设范围,帮助顾问提高思考问题速度的工作方法。

小结

系统思维以“框架”为核心,在构建框架的过程中涵盖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水平思维和结构化思维中的所有思考方法。换言之,你可以理解为系统思维完全包含了这四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