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单数到多数

学习摄影的初期,人们总是避免拍摄这样的照片:

原来的意图是打算把一个景物拍成一张照片,而结果却好象两张不相关的底片印到一张相纸上了。一条醒目的白线横在画面的中央,使上下两半部大小相等,看起来更象是两张照片了。

这个问题在拍摄自然景物时,比如在地平线居中,天空和地面平分秋色的情况下最容易碰到。

如果两个部分并不相等,就不大容易看成是两张照片了,然而仍然缺乏整体感和组织结构上的统一性。

同样的问题在有垂直分界线的照片中,也可以见到,虽然碰到的机会要少一些。

这所公寓楼房左侧尽头处有条白边,看起来正象是两张单独照片的中间分界线。剪裁一下,让公寓楼所占空间狭窄一些能使情况有所改善,但讨厌的分隔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如果画面的透视是倾斜的横线,两部分互相脱离的感觉可大为减少。然而,仍然存在上面的亮区和下面的暗区之间缺少联系的感觉。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构图没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即直线,特别是和边框平行的直线,不能毫不间断地从画面的一边伸向另一边。一旦这种直线的延续性中断,而且某一部分画面的图形伸进另一部分画面,整体感觉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如果有较暗的图象嵌入较亮的区域,同时有较亮的图象嵌入较暗的区域,会产生一种更强的整体感。在暗处安排上几个独立的明亮物体,或在亮处安排上几个较暗的物体,统一感还可以进一步增强。

如果明亮图形和较暗背景以及较暗图形和明亮背景之间更大程度地相互交错,整个画面会更加生动活泼。原来的一大片连续不断的单调的画面现在穿插了很多引人注目的内容。由于这个原因,图四六六看起来比图四六七要宁静、舒适得多。在图四六六中,尽管明暗部分的边缘相交错,但画面仍然保持着两个基本的、区别明显的明暗区域。在图四六七中,明暗两个部分多外互相穿插交错,所以互相分离的感觉便不复存在了。

幸好,夹在两个烟囱之间的克莱斯勒大楼和泛美大楼传达了人类活动的信息,保持了主题的统一感,而不断重复出现的垂直结构又加强了方向上的统一感。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许多明暗层次产生出巨大的活力,但也因此削弱了象图四六六中那种明暗结构的高度统一感。

这正是一个摄影家经常需要做出判断。有所取必有所舍。我们不可能运用高度统一的明暗结构表现出在图四六七中所见到的那种活力。

从理论上讲,我们倒是可以连续使用这种方法使大片画面不那么连贯严密,甚至不惜使主体变得松散,近乎不太规则。

一般说来,窗户形状的有节奏的重复可以加强统一感。但是图四六八中,窗户太多,差异太大,方向太杂,所以视觉效果十分混乱。再加上明暗的统一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可以说这张照片简直是杂乱不堪。这里找不到趣味中心,也看不出拍摄者要表达什么思想,连大城市的繁化也丧失殆尽。

可见,一个好的主意或作法,如果一味地抱住不放也未必就能改进效果。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譬如一个方案解决了原有的问题,但接着它本身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了处理一个缺乏统一感的画面,往往先作一些调整,去掉毛病,然后,再进一步作同样性质的调整,使问题解决得比较满意。但如果沿着这条路不断走下去,势必削弱,甚至最后完全破坏了统一性。 统一性就是拍摄意图的单一性,并通过照片的各个方面来表达这个单一性。摄影家在为照片选择人物或环境时,应该注意保持主题的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偏离中心思想。现在,你会更加明白,我们讨论对比、节奏、趣味中心和布局等问题时提到过的许多例子,其目的原来都是为了获得统一感。

一幅缺乏统一感的照片,其效果正像说话和写文章缺乏统一性一样,往往概念不清,使人不得要领,不能形成视觉概念。本来应该统一起来的各个部分,变得支离破碎,毫无意义。

除了本章前述方法以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加强照片的统一感。虽然各种方法都服务于一个基本目的,但因为每个方法涉及的内容并不相同,所以途径各异。由于画面的结构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这里提出的具体方法只能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构图。下面所讨论的内容不过是些一般化的指导,目的是帮你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